close

目前我終於拿到免役通知了,而要開始就業時卻開始發現,市場上最多的是業務工作,再來則是流動率超高的電話訪問,而其他的企業則是遇缺不補,甚至還放無薪假,雖然這有一部分是大環境很差,但其實我認為這是台灣轉型的過渡時期。

短期六個月的過度工作只會造成該就職者其本身技能學習資源之浪費,更可能產生依賴者,造成永久性失業,各位可以也去職訓局,看看有些人甚至可以讓工廠給他退職信,進而去職訓局訓練六個月,領22k還高的補助金,我想這些荒謬的狀況就和退休人員的節日慰問金一樣的狀況吧?

而現在台灣的工作並不是不多,但求職者找不到工作,求才者也同樣找不到人才,這是結構性失業的後果,所謂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指的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通常由於就業市場並不平衡,某些行業(服務業)正擴張,另一些(科技業)則衰退,造成部分工人失業。(維基百科定義),簡單來說就是當國家的產業變化如以前我們從輕工業到做電腦一樣的狀況,此時人才需要的種類不同,自然造成原本在做輕工業的人才無所適從。

也因此現今的政府雖然很認真的希望職訓能夠起作用,但如同上面所說的,這些人只想爽爽六個月之後,再被辭退一次就可以在爽六個月了,我想這大概是職訓的誘因給的太多了,比較好的職訓可能會開始趨向德國的做法,也就是高中後開始企業自己培養自己想要的人才,如我們的台塑開辦長庚明志科技大學一樣。

值得一說的是韓國也在說學歷無用,因為博士失業近30%找不到他們要的工作,而似乎他們的企業也開始想學上述的方法,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的技職體系出的問題是大家似乎都去讀高中而比較少想直接去讀技職體系,而且現今的科技大學也開始招收大學生來取代技職體系的學生,這些現象值得深思。

即使技職體系本身沒有出問題,但還是存在一個難關,那就是台灣的企業將轉型為何?或許您會認為有矛盾的現象,前面不是說將轉型成服務業,但服務業的種類太過廣大,有些甚至更活化,在30年前有誰能夠想像日本變成愛情動作片以及動漫的聖地,而我們又要如何訓練,這才是問題所在。

但在這裡我們實在很難去批評馬政府做得不好,那是因為時代真的變了,去掉職訓的誘因太多以外,現在變化的速度太快,iphone才幾年就出道5了,誰知到甚麼時候蘋果可能倒掉,難怪日本人會說現在是狗年時代(狗老化速度約7倍人的速度,推算年齡約出生年數乘七),即使經建會(規劃台灣未來的經濟計劃)在以前很有用,但由於變化太多,又有政治因素,已經很難發揮功能,頂多就是觀察經濟數據而已。

台灣未來會轉成甚麼樣子誰都無法確定,我只能說一定不是消耗高資源的產業,那麼政府的六大產業押寶能成功嗎?也只能說看看我們的運氣吧!!

arrow
arrow

    逆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