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FB塗鴉牆上出現了這麼一篇文章,而且還出現了兩遍。

一個小朋友問一位富翁說:「叔叔,你為什麼這麼有錢?」
富翁摸摸小朋友的頭道:
「小時候,我爸給了我一個蘋果,我賣掉它,
再想方法用低價買了兩個蘋果,
後來我又這樣賺了四個蘋果。」
小朋友若有所思地說:「哦…叔叔,我好像懂了。」
富翁說:「你懂個屁阿!後來我爸死了,我繼承了他全部的財產。」
給創業者提個醒,不要癡迷於從閱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中需找經驗,
這些書大部分經過了精致的包裝,很多重要的事實都不會告訴你。
例如,比爾蓋茨的書不會告訴你他母親是IBM董事,
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
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參觀紐交所,
但不會告訴你是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
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這才是很多事情的真相。
轉自@陳X X  再轉自 尤XX  (保護個人隱私)
給那些以為看書就能成功而不實際體會人生的愚蠢人。

我想這應該很多人會有同感吧!有錢人的兒子比較容易有出息,但可惜的是我比較像那些只會讀書的人一樣,沒有個超有錢的老爸,但真的是如此嗎?

以現實面來說的確是大部分的有錢人的兒子比較容易有出息,原因在於他們投入的資源很多,假使一個人每天補很多才藝等等的東西,還花錢去買經驗,你覺得為何這個人會輸給一個每天打工,而且讀書時間還不太夠,進而導致被擋學分的人呢?

我想應該很多人想反駁我吧?也許也有很多的反例,例如我們的貪汙總統阿扁先生,雖然他的行為很令人不齒,但我很佩服他考試的能力,因為他能從小到大都考滿分,而且連小考都是,但在統計學上,他們也只是常態分配中那去除99.7%的人阿。

雖然我很討厭連先生以及蔣先生,各位也知道我在之前也都寫了幾句反駁他們的話,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學識加經驗一定都比我強,因為他們有錢可以冒險,試想當我創業時我要花的錢是我的全部,而他們花的錢只是他們的一小部分,那麼他們可以拿去做風險大但報酬也比較高的東西,但我必須考慮失敗的問題,這個差別不大嗎?

但這篇文章舉的例子一點都不好,原因在於巴菲特的父親雖然是國會議員,但可惜的是他並沒有連任到最後,而他們家有錢的程度也沒有比爾蓋茲這麼多,不過人脈還是不少的。

那麼看成功者的傳記沒有用嗎?我想這是不一定的,原因在於你到底是如何看成功者的傳記呢?如果你只是像這位作者看的傳記寫的一樣,看巴菲特如何滾雪球一樣,那我想你還不如趁現在打點工比較好,成功者的經歷是很難複製的,我的建議是你應該看成功者在這個行業中的規則是如何運行的,每一個行業都有他運行的道理,如果你只是看松下幸之助在不景氣時減半工時,讓工人推銷,當然是沒有用的,你應該看的是在當時他在日本東京行銷他的腳踏車頭燈如何打通關係,每個時代的行為不會一樣,但地域性的消費者行為是很少改變的,除了因為大時代的變化。

那麼最重要的是沒有富有的父母是否比較不容易有出息呢?我的回答是看時代,當那個時代的有錢人很少的時候,自然很平等,但當市場已經趨近於飽和時,那麼當然就比較不容易了,就像你可以看看每個時代出的人物,一開始雖然都會從草莽中出英雄,在平穩期就只能一代一代慢慢磨上來了,當然有些特例不算,但值得欣喜的是在網路資訊時代又不一樣了,由於資訊太多了,有錢人就算花錢買經驗,也無法獲得全部的必要條件,而沒有錢的人卻也能靠網路獲得很多的資訊,只不過有錢人獲得的是有經過整理的資訊,沒有錢的人必須靠自己整理,所以起跑點又靠近了,再來則是看法律有沒有公平,沒有公平你還是不要想有出息了,乖乖的讓自己成為中上階層就已經是大幸了,最明顯的例子是在中國大陸,但我不會說出什麼名字,因為我也怕麻煩。

雖然很古板的一句話,但我認為以前有一位物理老師說的話很正確,知識就是力量,但假使沒有運用,那也只是往你希望的道路中反方向的向量而已,捫心自問你有好好把你課程上的東西觸類旁通以及運用嗎?如果你學了組織學你有自己畫過自己工作環境中的人際關係圖嗎?至少我正在學習郭董假使真的用了機器人會不會成功呢?我想可能會,因為中國的人力費用已經超過了資本的費用了,但我可憐的個經還是在對偶那裏很困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逆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